恆春舊稱「琅嶠」,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政府才正式重視恆春,在此設縣。事件發生的主要場域在「琅嶠」,北起楓港溪,南至鵝鑾鼻,幾乎包含了恆春半島,由斯卡羅四大家族統轄「琅嶠下十八社」地區各部落,但琅嶠十八社只有4社是斯卡羅,4大社包含:豬朥束社,射麻里社,貓仔社,龍鑾社。
再來是客家人主要待的區域「保力」,原籍為廣東人士;「柴城」(就是現在的車城)為琅嶠最大的漢人聚落,與保力客家庄時因水源問題而有紛爭,客家人與漢人的不合從劇中也能看得出來;最後是吳慷仁住的「社寮」,是擁有出海港口的區域,與澎湖、泉州及台南的臺灣府互通有無,社寮族人多為馬卡道族與福佬(福建、閩南移民)的後代,許多人都是當時平埔族的熟番混血,被稱之為土生仔。
而柴城、社寮等人都想爭的「統領埔」,在劇中是當時斯卡羅管轄的地區,(但實際史料中斯卡羅對統領埔沒有控制權,統領埔是明鄭官兵屯田區),因保力庄人丁漸增,客家人特地與斯卡羅人租借的區域。「羅妹號事件」發生後,不同族群匯聚的恆春半島,隨之風起雲湧。
「蝶妹」為了促成和平,成為洋人、部落和閩客間的翻譯,不管是在小說還是劇中,他都是一個在歷史上的虛構人物,當初陳耀昌老師只是需要一個人串場,但後面越寫越發現,蝶妹已成為整部《傀儡花》很重要的存在,到最後蝶妹更能夠被意指為當時的台灣地位,不只是大家爭相要搶,他的混血身份也代表了台灣的族群融合。
不過《傀儡花》小說中用了比較激烈的方式,去寫出李仙得積極想得到蝶妹、想拿到「琅嶠」的過程,至於戲劇後續會怎麼演就讓爆米花小姐十分期待了(再次推薦大家可以先去看小說,再慢慢配著戲劇品嚐)。
作者陳耀昌也說過:「『小說化歷史』初衷,強調歷史,當然回歸歷史」,但曹瑞原導演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我回到自己的專業,首先要讓影片動人、要讓影片好看。如此後續接踵而來的觀眾反饋與互動及歷史學者的觀點才是最後的寶石。這也才是影視作品的價值!」小說和戲劇會有劇情上的改編也是難免。
所以妞妞們想深入了解關於羅妹號的真實史事,爆米花小姐推薦大家可以直接去看看小說《傀儡花》(但其實魁儡花也有稍微改編過),以及巴代老師所著的《斯卡羅人》等等相關史料,想要感受那塊土地也可以親自到恆春半島走走,聽聽在地耆老的真實分享,對於台灣在日治時期過往的歷史,《斯卡羅》是首部被拍出來的影視作品,這也讓大家更重視了孕育我們的這個島嶼「福爾摩沙」的真正面貌,也許之後會出現更多好看的作品,讓我們繼續期待下去吧~
source:公視提供、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文章授權轉載自《妞新聞》】
延伸閱讀:顛覆形象演出!5個為戲大改造的男星盤點,吳慷仁為《斯卡羅》曬成「國父」黑到認不出
延伸閱讀:2021台劇推薦!21部必看台劇《茶金》、《2049》、《斯卡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