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全球藝術圈及各方權威媒體,並被國際藝評人譽為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近年來「極具突破性」的作品《512小時》(512 HOURS)其展覽紀錄片《瑪莉娜的512小時》將於 4 月 15 日登上全台大銀幕,讓台灣觀眾能透過本紀錄片身歷其境地享受「行為藝術教母」的藝術盛宴!
日前在試片會上各方影評人及藝評人出席觀影;致力於當代藝文體驗教育的再造與價值創造的台灣表演藝術團體「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楊乃璇」恰好曾親自走訪《512小時》展覽,她回憶到:「經由本片帶我回到倫敦的那個夏天。印象中瑪莉娜本人在我旁邊的椅子坐下來的時候,我感覺到整個空間瞬間被她的能量充滿;多年後透過影像團隊的成果,才發現如此簡單又深刻的『藝術』長在彼此心中,可以毫無價值、也可以很有意義。」
影評人邱崇文也真情推薦:「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在看似無一物的空間裡,創造出讓人留連忘返的共鳴,引導看展人們從空無到忘我,再到沉靜到重生,綻放出一段獨一無二的生命旅程體驗,過程讓人驚艷連連,動容與感觸良多,是今年最啟迪人心的紀錄片電影。」
《瑪莉娜的512小時》劇照/捷傑電影提供
「藝術」和「虛無」間的曖昧關係,是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近年頻繁關注的主題,「越減越少」成了她近年作品的一大趨勢,而《512小時》展覽正是瑪麗娜對這個主題的極端嘗試;首先,參與者進入畫廊後,不被允許攜帶任何隨身物品,包含背包、夾克、電子設備、手錶和相機等都得在入場前先行鎖進保險櫃之中;除此之外,展覽並沒有時間限制,參與者可自由選擇所待時長,有趣的是,整個展場中的「物件」就只有瑪莉娜、參與者和一系列日常用具,瑪莉娜藉此將參與者轉換成表演主體,進行了一場關於「人際關係網」的社會實驗,讓一群仰賴21世紀科技的人們回歸到最本初的人性和情感。
《瑪莉娜的512小時》真情記錄下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於 2014 年夏天在「英國倫敦蛇形畫廊」舉辦展覽《512小時》的始末,在總時長 512 小時、參與者高達 13 萬人、展出主題為「什麼都沒有」的展覽當中,有人訕笑譏諷、有人無所適從,然而,最令瑪莉娜本人意外地是——許多參與者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於場館內哭得淚流滿面,這成就了瑪莉娜打造《512小時》展覽的初衷:「唯有在靜中,才能辨識動。」瑪莉娜成功以參與者的情感流動作為展覽主體,為行為藝術史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時刻。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在其餘 50 年的創作生涯裡,不斷地以展覽及表演並進的模式,透過各種大膽癲狂、驚世駭俗的行為藝術作品,長年來備受爭議,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特例獨行的魅力依舊使她攬獲不少國際名流的青睞,不僅曾讓美國流行樂天后女神卡卡(Lady Gaga)以及好萊塢女星莎朗史東(Sharon Stone)等人放下身段加入大批排隊人潮只為與她對視一眼,瑪莉娜的作品型態也間接影響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使她被公認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行為藝術家之一。
▼《瑪莉娜的512小時》預告:
「行為藝術教母」全新紀錄片《瑪莉娜的512小時》將於 4 月 15 日正式在台上映。
延伸閱讀:尼可拉斯凱吉吸血鬼「超慘白臉+嘴唇發紫」扮相曝光!網笑:凱吉正常發揮
延伸閱讀:《曼哈頓奇緣2》片場照曝光!艾美亞當斯回中世紀推嬰兒車開唱